1. 介绍
葡萄酒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,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。然而,葡萄酒中可能存在一种名为组织胺的物质,如果过量摄入,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。组织胺为一种生物胺,闻起来有强烈的异味,但是具体表现形式各异,可能会引起头痛、呕吐等症状。
2. 葡萄酒中组织胺的产生
葡萄酒中组织胺的产生源于感染葡萄时的微生物,如细菌和酵母。在葡萄发酵的过程中,这些微生物会分解其中的氨基酸,并产生一种名为酪胺酸脱羧酶的酶。这种酶能够将酪氨(一种氨基酸)转化为组织胺。
3. 控制葡萄酒中组织胺的产生
为了控制葡萄酒中组织胺的产生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:
预防微生物感染: 软果期、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等都是葡萄易感染微生物的时期,应加强管理,防范疫病的发生,减少微生物对葡萄的污染。
控制发酵温度: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表示,组织胺的形成与葡萄发酵温度有关。一般来说,温度在25℃以下时不容易出现组织胺的形成,因此,在发酵葡萄时,应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。
使用适当的酵母株: 选择适合的酵母株对于控制组织胺的产生也十分重要。有些酵母株产生少量的酪胺酸脱羧酶,而有些则是不产生,因此酵母菌的选择也十分关键。
防止苯乙醛的形成: 苯乙醛也是一种会引起头痛等症状的有害成分。为了防止苯乙醛的生成,必须注意葡萄酒中硫代硫酸酯的添加量和PH值的控制。
4. 结论
在生活中,过度饮用组织胺含量高的葡萄酒对于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危害,因此,必须控制葡萄酒中组织胺的产生。通过防止微生物的污染、控制葡萄发酵温度、使用适当的酵母株和防止苯乙醛的形成等方法,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酒中组织胺的产生。深化我们对葡萄的认识,不仅能够减轻身体的负担,还能品味到纯正、美味的葡萄酒。